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6月12日下午,2025年梧州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建校(岑溪市)联席会议暨岑溪市新增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共建校签约活动,在岑溪市第二中学综合大楼第一会议室盛大召开。本次活动由梧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岑溪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岑溪市教科学所党支部书记、所长莫英松,岑溪市教科所党支部副书记、副所长陈颖,岑溪市党组副书记、教育局副局长高漭,梧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唐景成,梧州学院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研室主任欧琳宗,岑溪市第二中学党委书记李宗文,岑溪市第二中学校长罗展坤,岑溪市第二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唐雯佳,以及岑溪市共建校思政课教师和思政工作者代表约60人齐聚一堂,共同为梧州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建言献策。活动由岑溪市教科所党支部副书记、副所长陈颖主持。



活动伊始,岑溪市教育局副局长高漭同志发表开场讲话。他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对学生成长和教育发展的深远意义,强调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所在。通过学段贯通的思政教育,可系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副局长还对共建校未来在课程衔接、资源共享、师资交流等方面的协同发展提出了明确期望,鼓励各学校积极探索创新,打造具有岑溪特色的思政教育模式,为学生筑牢思想根基。
在热烈而庄重的氛围中,与会领导共同为“梧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岑溪市新增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举行签约揭牌仪式。这一关键节点,标志着岑溪市在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协同发展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开启了校际合作、资源融合的崭新局面,为后续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搭建起稳固的平台,也为各学校在思政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基础。随后,梧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唐景成宣读学院聘任文件,并为思政教育共建校特聘导师颁发聘书。



作为获聘导师代表,岑溪市第一小学党委书记高洁萍发言。她表示,获聘既是荣誉也是责任,在今后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年轻教师。她还提到会深入研究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助力各学段思政教育的有效衔接,积极参与校际交流活动,为推动岑溪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贡献力量。


这些特聘导师将凭借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为思政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思政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助力思政教育迈上新台阶。
经验交流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来自岑溪市第一中学谢依颖、岑溪中学王勇刚、岑溪市第二中学唐雯佳 、昙容中学曾庆壮、⼤隆中学侯宗勇、岑溪⼀⼩陈秋菊、岑溪市教科所覃并彦、梧州学院⻢克思主义学院杨媛媛等教师代表,结合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需求,分享了在思政教育中的创新实践与深入思考。有的老师分享了如何巧妙地将地方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有的介绍了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思政教育从书本走向生活,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鲜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宝贵经验。










最后,梧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唐景成在活动中指出,此次岑溪市新增共建校揭牌及联席研讨会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也是构建县域大思政格局的创新实践。他强调,未来共建工作需紧紧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师资共培、教研联动、评价贯通”为有力抓手,着力破解学段壁垒。例如:通过组织跨学段集体备课,让不同学段的教师能够交流教学经验、共享教学资源,共同提升教学水平;建立思政素养成长档案,全面记录学生在不同学段的思政学习情况,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依据,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同时,借鉴供应链协同理念,构建“高校—地方—中小学”三级联动网络,推动思政教育从传统的“单向灌输”向“全域协同育人”模式转变,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持续动力。


本次联席会议的成功举办,有效凝聚了高校、教研机构及中小学的教育合力,为岑溪市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搭建了优质的交流平台。未来,各共建校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深化合作,推动思政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教育力量。

作者:吴汉兰
图片:陈明东、覃耀南
编辑:李雨
初审:梁雪颜
复审:唐雯佳
终审:李宗文、罗展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