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教育集团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作用,促进集团校际间教学经验交流,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5月19日至21日,岑溪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围绕“深化集团教研合作 共促教学质量提升”主题,通过精品课例展示、专题研讨等形式,探索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高效课堂建设路径,推动集团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一、课题送教:多元课程激发学习活力


5月19日,岑溪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课题送教活动正式启动,归义中学作为此次送教活动的站点,开启集团化教研深入交流的序幕。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岑溪市第二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唐雯佳、岑溪市第二小学党委书记刘金环、归义中学党总支部书记潘平、校长廖昌铭等领导参与活动。本次送教涵盖物理、美术、数学、政治、地理、化学等多个学科,11位教师带来各具特色的课程与讲座,深度践行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理念。

李木兰老师面向初三学生开展《跨学科视野下的科研人才培养与综合发展》课程,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通过案例分析、小组研讨等形式,引导学生探索科研人才培养路径;冼冬颜老师的《从榜样到传承:科研人才的成长与担当》则为初二学生打开科研认知新窗口,以科学家成长故事为引,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崔晓珊老师的《穿越千年雅韵:宋人“四雅”艺术赏析与现代科技融合》美术课令人眼前一亮,借助VR技术还原宋代文人生活场景,带领高一学生在数字交互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培养审美创造素养。陈冬梅老师以《气体的等压变化和等容变化》为课题,通过项目式学习,让高二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装置,在数据采集与分析中理解物理原理;梁冰雁老师的《破解“厨房谜案”——乙酸》将化学知识融入生活情境,学生通过设计污渍清除实验,掌握乙酸的化学性质,提升科学探究能力。陈家惠老师的《科学立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例》课程,通过跨学科研究,让高一学生了解法律与文化的传承,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文化自信。陈献媛老师的《探秘旋转之美,数形解锁球、圆柱、圆锥、圆台的奥秘》课程,通过数学与几何的结合,让高一学生在探索中理解数学的奥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覃祎颖老师的《世界地理:南亚》一课,通过地理知识的讲解和地图的分析,拓宽了高二学生们的地理视野。秦连红老师的《实验教学赋能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讲座,为初、高中物理老师献上了一道文化大餐。陈洁老师的《田园之韵,艺术之美:鹤山校园文化中的农耕艺术鉴赏与“以劳育美,以美育德”实践》讲座,通过农耕艺术鉴赏,让高一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艺术与劳动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劳动精神。
送教教师风采
岑溪市第二小学党委书记刘金环分享《内生·共融·焕新:教育集团生态下“德智学园”文化的构建与实践》讲座,系统阐述了集团文化建设的创新思路。

岑溪市第二小学党委书记刘金环主持讲座



二、教学研讨:聚焦课堂共探育人之道


5月20日,“深化集团教研合作 共促教学质量提升”第二场教研活动在岑溪市第二中学第一会议室举行。活动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创新”为核心,通过展示课、评课研讨、模式分享等环节,深度探索教学改革路径。
思湖小学刘颖老师带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展示课,创新采用“问题链+动手实践”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分组利用不同长度的吸管拼搭三角形,通过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的探究过程,自主发现三边关系。刘老师巧妙设计能否搭成三角形的矛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辩论,有效培养了直观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素养。



刘颖老师上课风采
初中数学韦静老师的《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其解法》一课,充分发挥AI工具的辅助作用。课前,AI学情分析系统精准定位学生知识薄弱点;课中,智能平板实时推送分层练习,实现个性化学习。韦老师以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等真实案例引入,通过小组合作建模、算法推导,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与运算能力,为初高衔接打下坚实基础。



韦静老师上课风采
初中语文何英老师讲授《游山西村》时,构建“诗歌诵读—文化解码—创意表达”三维教学框架。在山西村旅游推介会的情境任务驱动下,学生分组扮演导游、文化学者等角色,结合诗歌意象,运用短视频剪辑、海报设计等数字化手段,生动呈现宋代乡村生活图景。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与思维发展素养,更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何英老师上课风采
展示课后,各校代表展开深度评课。岑溪市第二中学教师团队提出“三维五度”评课标准(目标达成度、学生参与度、素养融合度、技术适切度、资源生成度),引发热烈讨论。思湖小学李翊副校长详细介绍“五思”课堂模式(质疑启思、探究深思、合作互思、归纳明思、实践拓思),并通过课堂实录视频展示其在数学、语文等学科的应用案例,为教学创新提供可借鉴的范式。


评课




三、家校共育:协同合作助力学生成长


5月21日,家校共育经验分享教研活动在岑溪市第二中学综合教学大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不同学段的学校代表围绕“家校协同育人新生态”主题,分享实践经验与创新成果。
市三幼莫苑艺园长展示亲子成长档案、家长助教日等特色活动,通过游戏化、体验式的家园互动,构建情感联结;市二小政教处廖秋云副主任详细解读“1+N”智趣课堂模式,其中“1”为基础课程,“N”包含家庭科学实验、亲子共读等拓展活动,实现家校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思湖小学政教处唐志芳主任提出家校成长共同体概念,介绍家长导师制、家庭学习圈等创新机制。

市三幼莫苑艺园长分享经验

市二小政教处廖秋云副主任分享经验

思湖小学政教处唐志芳主任分享经验
在初中学段,大业中学政教处刘雪丽副主任分享家长成长学院建设经验,即通过系统培训提升家长教育能力;梨木中学邱杨宇老师展示“家校共育全矩阵”,它包含了线上沟通平台、线下实践基地、家校联合评价等多个维度。高中学段,归义中学高一年级长吕忆兰老师针对农村高中特点,推出周末学习计划,通过家校任务清单、学习打卡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岑溪市第二中学政教处魏修祥主任重点介绍“心理护航+手机管理”家校协作模式,此模式通过建立心理档案、实施手机使用契约制,形成教育合力。

大业中学政教处刘雪丽副主任分享经验

梨木中学邱杨宇老师分享经验

归义中学高一年级长吕忆兰老师分享经验

岑溪市第二中学政教处魏修祥主任分享经验
岑溪市第二中学龙仕霖副校长在总结中强调:家校共育的核心是建立平等、互信、协同的伙伴关系。他提出未来将推进家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开发涵盖家庭教育理念、沟通技巧、心理辅导等内容的系列课程,打造专业化的家长教育平台。

岑溪市第二中学龙仕霖副校长作活动总结
此次系列教研活动通过多元形式、多维视角,全面展示了岑溪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在核心素养培育、课堂教学改革、家校协同育人等方面的探索成果,为二中教育集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END
文字:蒙奕君
图片:甘北兰 李海林
编辑:覃泓华
初审:古永贞 覃挥光 冼冬颜
复审:唐雯佳
终审:李宗文 罗展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