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数智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高效应用,3月12日下午,由梧州市苏举红名校长工作室、梧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与岑溪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联合主办的“AI + 教育:硬核技术赋能课堂革命”专题讲座,在岑溪市第二中学第一会议室顺利举行。此次活动吸引了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的部分骨干教师代表及学校全体教师共计400余人参加。活动由岑溪市第二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唐雯佳主持。


专家引领:AI赋能教学的多元实践

李霖老师带来《DeepSeek赋能教师教学的应用与实践》主题讲座。李老师指出,AI技术应成为教师的得力“智能助手”,通过构建精准学情画像、自动化作业批改以及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全面优化教学流程。例如,在语文教学中,结合“DeepSeek+WPS”等工具,教师可快速生成包含精美模板、丰富素材的高质量课件,并自动完成选题组卷和课堂小结梳理;在数学教学中,“DeepSeek + 数据分析”能够精准定位学生在函数、几何等知识板块的薄弱点,为分层教学提供数据支持。李老师还现场演示了“AI备课助手”在语文、数学等学科中的具体应用,让在场教师直观感受到技术赋能课堂的无限可能。

AI+教育



在第二环节中,杨靖老师以《当AIGC撞开学科围墙》为题,深入剖析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实践路径。她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应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注重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以《梧州六堡茶“种·颂·传”进阶型项目学习》为例,该项目融合了语文、生物、数学等多学科知识。学生在学习茶树种植的生物知识同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产量分析,再通过语文的文字表达进行茶文化传播,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杨老师特别强调,跨学科教学要避免表面化的“为跨而跨”,必须依托长期深入开展的项目载体,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创新能力。




未来展望:构建技术赋能的教育新生

本次讲座通过理论阐释与实践案例相结合的方式,为教师们提供了AI技术在教学设计、课堂管理、跨学科融合等方面的创新思路。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AI + 教育”的校本化实践,推动课堂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转型。作为梧州市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重要实践,本次活动不仅展示了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前沿应用,更搭建了校际间交流互鉴的优质平台。未来,我校将持续深化“AI + 教育”研究,助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培养适应智能时代需求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为推动教育现代化贡献力量。


文字:吴柳霏
图片:欧业彬
编辑:陆惠玲
初审:伍秋云
复审:廖剑媚
终审:李宗文、罗展坤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