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探究大单元背景下读思达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实施路径,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2024年5月28日下午,仙游二中承办莆田市新课标下高质量发展样本学校第十二场指导暨大单元教学与读思达教学改革指导活动,福建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主任陈国平,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功连,福建省数学学科教学带头人、数学特级教师、福建省教学名师林新建莅临我校进行指导。
01
语文学科指导活动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长刘风梅老师《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群文阅读。



刘老师首先指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通过“读文”环节梳理文脉;再引导学生体悟,在“读人”环节中感悟哲理;最后学以致用,在“用法”环节中让同学们抒写花语树言,学会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来建构语言,传情达意。整堂课由浅入深,生动自然,达到良好的互动学习效果。
李功连教授点评:刘风梅老师的课从教学设计到课堂运行都很好的实现了单元融合、核心素养的既定教学目标,整堂课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学生学有所得,其乐融融,体现了她良好的教育教学功底。在课堂实施环节,李教授提出了他的建议,他认为在课堂活动的展开上,老师要紧紧围绕学生实际的认知能力与接受能力,做到精要切点,高效准确。同时对于老师平时的教学研究工作,李教授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他希望老师能够在本专业的素养提升上下更多功夫,既要会教也要会写,要做好教学实践的反思与整理,升华自己的理论高度。



02
数学学科指导活动
数学组林琳老师的基于大单元读思达教学实践课《正方体中直线与平面垂直》,通过“四元五环”教学模式落地。林老师巧妙的利用GPP软件展示正方体中的线面关系,引导学生直观感知图形并进一步抽象,从线线垂直到证明线面垂直,再到证明线线垂直中不断转化,实现了整体性与系统性的学习,充分体现了大单元的理念。在教学设计上精选题目,层层递进,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形成,提升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师生气氛融洽。



展示课后,由师大课程中心的专家及林新建教授组织二中数学组老师进行了点评。林琳老师的课很成功,信息融合度高,能创设恰当的情境引导学生思维。陈国平主任在肯定林老师的能力同时,也指出下阶段努力的目标是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林新建教授也提出宝贵的意见: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要多引导学生,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教活动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思维,每个环节都要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创设活动。立体几何的本质是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读思达是大道,要在五环中实践:感知(读)-抽象(思)-概括(达)-内涵(达)-应用(达),从而真正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03
英语学科指导活动
基于“读思达”教学法的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高二英语备课组长颜莉莉老师为我们开设了一堂生动的《选择性必修三第三单元听说课 Talk about Air pollution》。



在“读”“思”的环节,颜老师巧妙地以climate change的复习导入新课,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旧知,还为他们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problem-solutions”的角度深入剖析听力文本,使学生对语言结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而“达”的环节更是高潮迭起。颜老师联系仙游当地的空气污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的思考,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学生们发挥想象力,齐心协力探讨解决仙游空气污染的方法。这不仅锻炼了学生主人翁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使得课堂氛围达到了高潮。
最后,评价环节的设计堪称亮点。颜老师将备课、教学、学习和评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下一课时的读写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分层作业的内容设置为探究仙游水污染的原因,这既是对本节课的延伸,也为下一课时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4
化学学科指导活动
化学组郭禹阳老师以暖宝宝中的金属为课题,展开金属性质的复习提升。郭老师巧妙地构建大单元教学框架,在框架中 引进丰富、有趣的生活元素,创造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展开观察、实验,将动手、 动口、动脑、动心进行有机结合,探究物质的组成、 性质、变化等相关知识,形成化学思维,树立价值观。潜移默化的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老师有方法,学生有兴趣,大单元有成效。



展示课结束后,由市、县进修学校的专家组织二中化学组老师,进行了点评。郭禹阳老师的课很精彩的,第一:以点带面,以暖宝宝当中铁成分的探究,带出一大片知识。第二:情景非常真实,且无意之中的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价值。第三:层次非常的分明,通过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等任务形式展开教学,层层递进。第四:能做到以生为本,在讲解的过程当中,灵活运用启发式、分组探究式教学,效果很好。第五:重视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得出结论,不是从某一个实验当中的现象就断定暖宝宝的成分里面有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思维。



学之乃知,不问不识。大单元背景下,如何将核心素养完美融入课堂,围绕生情搭建科学合理的知识能力平台,激发师生活力,打造高效教育情境,以切实提升教学质量,我们在努力探索,也因此而产生了许多困惑,这些问题,除了需要老师们在课堂上和课堂外不断研究,孜孜不倦的探索,也需要来自省市专家高屋建瓴的指导,来为我们指点方向,完善理论建构。通过这一次的教学实践研讨与学习,我们收获很多,老师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教学教研能力不断提升,对于接下来的高质量课堂改革,我们因而有了更多的底气,也期待通过这样持续不断的学习交流,打造更加良好的教学教研氛围,全校教师共研共进,共同将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带上一个更加符合现代化教育理念更加优质的新高度新平台。
撰稿:教研室
语文学科教研组
英语学科教研组
数学学科教研组
化学学科教研组
编辑:魏碧钦
审核:郭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