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规范管理


亲爱的家长朋友: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学校教育教育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交流沟通工具,给生活带来了便利和乐趣,也逐渐成为中学生最亲密的“伙伴”,但是,学生使用手机给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营造良好的学风、校风,保护学生视力,防止学生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和福建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等文件精神,学校决定继续严格执行“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制度,现将相关事项告知如下,敬请配合!


一、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的危害
1、频繁使用手机,损害身心健康。青少年在使用手机时,大脑受到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事实证明,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脑部神经造成损害,致使记忆力减退,听力减弱,视力下降和睡眠失调,更严重的还会引发神经紊乱、头痛、焦虑、忧郁等症状。现在不少学生由于过度使用手机,情绪变得烦躁不安,抑郁寡欢。甚至很正常的手机没电、信号减弱等情况,也会造成他们的紧张和焦虑,这些都是“手机中毒综合症”的表现。

2、违反校规校纪,影响教学秩序。调查发现,配有手机的学生,因自控能力差,大多数在上课和睡觉时有玩手机的习惯,严重影响了课堂纪律及听课质量。有些学生晚上长时间玩手机,白天精力不足,影响学习效率。有的学生在网上直接搜索习题答案和作文范文,甚至有些学生在考试时利用手机作弊,从而丧失了学习与思考的主动性,养成了依赖思想,成绩明显下滑。

3、随意结交朋友,严重影响学业。手机的过度使用加速了学生社会化,交际范围迅速扩大。有些学生利用手机不仅在校内随意结交朋友,还联系社会不良青年,给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严重影响,给学校的管理工作造成极大不便。

4、炫耀攀比盛行,助长不良风气。手机档次助长了学生间的攀比之风,形成了不好的校园风气。没有手机的学生更是找出若干理由,要求家长为之配备手机,给部分条件较差的家庭增添了经济负担。

5、不良信息泛滥,不利学生成长。手机上网、微信聊天、网络游戏功能,以及不良网页、行骗短信、涉黄涉赌、借贷等不良信息,让心智尚未成熟且无社会经验的学生,很容易上当受骗,或是陷入不良信息泥沼无法自拔,有些学生还通过手机互传一些内容不健康的短信,谈情说爱等等,影响学生健康成长。有些学生还会因此而导致学业成绩严重下降,个别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逃课现象也时有发生。

6、配带使用手机,形成安全隐患。一些学生在校园或回家路上边走路边低头玩手机,不注意道路、行人及车辆,极易对自身及他人造成安全事故。因手机丢失而造成学生之间猜疑、影响同学之间关系等事件也时有发生。

7、手机消费支出,加重家庭负担。学生使用手机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包括各种软件、游戏等费用支出,极大地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更有甚者为了支付数额不低的手机通讯费用,将偷窃的手伸向身边的同学。

二、鉴于以上情况,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学生手机入校管理,衷心希望家长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支持学校手机管理工作:
1、这里所说的手机是指各种电子移动通信工具,包括各类电子音视、游戏机等便携式无线娱乐设备、便携式电脑和iPad等可以作为上网平台的电子设备以及上述工具或设备的相关配件如号卡、电池、电源、充电器。
2、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学生因特殊原因需要带手机进入校园,需由监护人到校填写情况说明和申请表,经学校批准后,并按照学校要求方可带入校园,带入校园后要主动交给班主任保管。
3、学校老师发现学生在学校违规使用手机,有权将学生手机代为保管并告知家长。
4、学生在校期间如第一次违规使用手机将请家长到校共同教育及引导,累计第二次违规使用手机将代为保管并取消该生评优评先资格、奖学金和助学金发放等,累计第三次及以上违规使用手机将代为保管并给予不同程度的处分处理。
5、教师在收缴学生手机的过程中,如学生出现不予配合情况,将视情节轻重给予不同程度处分,并告知家长学校的处理意见。
6、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考场,不论是否开机和使用,都以违反考风考纪0分论处,并将代为保管并给予一定的处分处理。
7、如学生需临时联系家长,可利用学校IC卡公用电话机、门卫电话、办公室电话和借用老师的手机打电话,家长如有急事找学生,可以拨打班主任或其他老师的电话。
8、各年段、各班级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在本办法的基础上制定执行细则。请各位家长理解并支持我们学校的做法,不为孩子提供手机,已经配备的,建议及时收回,并耐心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让孩子意识到,手机之外还有美丽的山川湖泊,花草鸟兽;手机之外还有幸福的亲情、温暖的友情;手机之外还有更精彩的世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责任,希望广大家长积极配合学校落实好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这项规定。

仪容仪表规范管理


为加强学校管理,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规范学生仪容仪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展现中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根据《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关规定和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我校中学生仪容仪表的规范要求。
一、仪容仪表总体要求:整洁、大方、得体,符合中学生身份。
二、仪容仪表细则:
1、着装要求:除寒潮天气外,学生进出校园及在校期间必须统一穿整套校服,校服若不够换洗建议再多买一两套,做到整洁得体,整齐划一。
2、发型要求:学生标准发型应该简便、整洁、自然、长短适中,反映青少年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1)男生发型:男生一律寸(平)头(方便、清爽、精神面貌好)或短发(青春、帅气、阳光),不剃光头,不染发,不烫发,不留怪异发型。做到前不扫眉、旁不遮耳、后不触领(衣领),侧鬓不过腮。
(2)女生发型:女生留齐耳短发(轻便、知性、有内涵)或扎马尾(青春、靓丽、优雅),前额刘海不过眉,不烫发、染发,不理碎发,不留怪异发型。
3、配饰要求:
(1)不涂脂,不抹粉,不纹眉,不描眼,不抹口红。
(2)不纹身,不刻字,不留长指甲,不涂染装饰指甲。
(3)不佩戴耳环、耳钉、耳坠、项链、戒指、手镯、手链、脚链等饰物。
4、穿鞋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不穿拖鞋、不穿高跟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