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有效的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基石。而集体备课,更是集众人智慧,磨出一堂好课的利器。为了让教学设计更贴合学情,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2025年4月27日晚,龙岩市中小学教师第五届网上集体备课386班进行了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

深入理解课标,精准把握教学方向

通过主备陈燕老师、聂金花老师和林丽老师的补充,从不同角度对《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 年版)》进行了深入解读,特别是围绕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素养,明确了本节课在课标中的定位和要求。讨论中反复强调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新课标的高度契合,无论是核心素养的培育,还是课程内容的安排,都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确保了教学的正确方向。

共享教学智慧,优化教学设计

从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策略到教学具体方案、作业设计,每个环节都经过了集体讨论,老师们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教学设计更加完善、更具可操作性。
补充发言中提出了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例如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如何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何组织小组合作等,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策略选择。讨论中多次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了许多增强学生互动和实践的建议,例如增加小组活动、设计游戏、利用多媒体工具等,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关注学生实际,促进思维发展

针对算法概念抽象、学生理解困难的问题,老师们提出了许多将抽象概念具象化的方法,例如利用生活实例(做菜、借书)、设计思考题、引入判断题和选择题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法的概念和特征。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分析和算法步骤的梳理,引导学生体会算法的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算法,并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算法步骤,为学生的数字化学习提供思维支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研水平

集体备课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大家在讨论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共同进步,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研水平。通过集体备课,老师们对教学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总结,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参考。
总而言之,这次集体备课活动是一次成功的、富有成效的教研活动,它不仅优化了《生活处处有算法》这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了教研水平,为学生更好地理解算法概念、发展计算思维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袁美玉
审核:何家荣
监制:黄翠琳